什麼是緊急預備金?如何計算、存放與避免負債困擾的3個技巧

我自己在盤點負債的過程中,發現一個我在過程中犯下最致命的錯誤:就是我挪用我存好的緊急預備金,全數投入風險極高的投資項目中,最後虧損陷入負債,連緊急預備金都沒了。

過去我存緊急預備金基本上只是跟著存,其實也沒那麼理解緊急預備金該怎麼存?可以怎麼用?

所以今天這篇文章,對我來說像是重新整理對緊急預備金的認知,並重新在還債的過程中,把緊急預備金的安全防護建立起來。

什麼是緊急預備金?

緊急預備金(安全存款)就是一筆隨時可以拿來應付臨時意外狀況的錢。

這筆錢不做任何用途、不用於投資,只放在可以隨時取用的地方,做為應付意外狀況用。

這邊所指的緊急狀況可能包含下列:

  • 失業
  • 意外(出車禍、火災等)
  • 傷病(得重大疾病、骨折、腫瘤等)
  • 周遭朋友出事(生病、受傷)
  • 各種緊急情況(負債+失業+受傷等等)

這些事情大多數時候不會發生,可是一旦發生,就會突然”馬上”需要一大筆資金做運用。這時候緊急預備金就派上用場。

緊急預備金多少才夠?該怎麼計算?

計算緊急預備金的金額時,一般建議根據個人的情況和需求來進行評估。一般而言,緊急預備金的金額應該能夠覆蓋至少三到六個月的生活費用。

緊急預備金金額 = 月均生活費用 x 3~6個月

以我為例,假設一般性生活支出總計為15,000元,那準備至少45,000到90,000元的緊急預備金。這樣的金額可以確保在失業或其他緊急情況下,我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基本生活費用,也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,直到找到新的工作或解決緊急情況為止。

但實際的金額還是因個人情況而異。比方說有多種收入來源,那你可能可以考慮少存一點,存3個月就足夠。抑或是需要負擔不只一個人的生活開支,那可能在準備上就需要把週期拉的更長。

但從我個人的例子來看,其實更建議如果是一個人來計算的話,至少要能夠存到超過12-15萬會更好,原因是現在日常消費的商品其實通膨的速度遠比想像更快,如果我在經濟狀況穩定時定期的累積,等到發生狀況時就可以減低更多的心理壓力。

緊急預備金該怎麼用?不能用來投資嗎?

這也是我當初之所以把緊急預備金直接移轉過去投資的初始想法,這筆錢應該就是可以隨時動支的錢才對,所以拿去投資應該也沒什麼吧?

但經過我自己的經歷後,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,絕對不能

因為:投資必定有風險,而不該用自己不定期的資金需求,去影響投資的策略。

不論是股票、虛擬貨幣、或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,都有其風險,當all in 的時候,形同將容錯空間縮小,如果在這個時間有任何緊急狀況發生,甚至可能原本投入的錢都要再拿出來作生活用途;反過來說有緊急預備金時,投資操作會更加從容

不會受到太多外在因素影響,能夠照著原訂的計畫紀律執行,最終當然會有比較高的機率賺錢。

緊急預備金能存放在哪些地方?又有哪些地方不能存放呢?

因為緊急預備金是需要在有突發狀況時,馬上就能幫到忙的資產,也就是說他存放的位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:

  1. 良好流動性
  2. 極低風險,不會有價值減損的可能

以下提供3個選擇,是我跟據我個人投資經驗篩選出來的:

1. 銀行定存:台幣利率約1.30%(需要時犧牲部份利息可解約)

解約後通常利率會打上折扣,大概剩下5~7折左右(利息打八折,再加上利率會用對應短天期的利率去算)。

先前在商業週刊有看到一篇文章是在講緊急預備金的三層結構

把6個月的預備金拆成3筆各為1個月金額、2個月金額、3個月金額,然後把這三筆分別用1年期、2年期、3年期的定存單鎖起來,之後時間到期就續一樣的約。如果往後用到預備金時,只要依照需求金額去解定存單就好。

引述自緊急預備金有多重要?跟你想的不一樣

2. 放活存:年利率約0.08%~0.15%

這是最簡單方便的方法,怕麻煩的人還是可以做這個選項

現在也很多高利活存的帳戶,我自己也有使用其中幾間,一年累積幾千塊錢的報酬也算是不無小補。

3. 股票抽籤:可能不會抽中,但抽中可加薪1~2萬元

股票抽籤會需要有閒置資金,通常會有價差幾千到幾萬元不等,我自己是從沒有抽到過,中獎率極低,如果幸運抽中一次大概可以小賺幾千到幾萬元,如果有合適的帳戶也可以搭配第二點使用。

負債的話,可以存嗎?還是應該全部拿來還債?

其實這點我也考慮非常久,因為還債如果有還到本金的話,其實是會越還越少的,但同樣放入緊急預備金,就會有延遲到還債時間的可能,並且不太能選擇具備高報酬的存放位置。

但最終我還是選擇要每個月固定存,原因也很簡單:安全感。

一方面讓自己有每個月踏實的儲蓄,逐步建立對金錢的認知及掌握,另一方面,世事難預料,萬一又有臨時狀況,這筆錢也可以做為其中一道防護,讓我壓力不要那麼大。
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