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數位觀察家》發票除了對獎之外,還有什麼可能的數據應用?

發票引發的思考

前幾天因為維修Apple watch,到了遠百A13,等待時間去旁邊買了一杯星巴克,點完餐,看店員分別在兩台機器操作,收到發票的時候,突然開始好奇,為什麼會有兩張呢?

兩張內容不一樣

因為我使用了電子載具,這兩張分別是星巴克的購物明細及遠東百貨的銷貨明細,細看可以發現幾個部分不同:

  1. 品項:
    遠百明細上只有寫著”餐飲/1項
    星巴克上寫著”冰抹茶那堤大杯/2杯
  2. 活動訊息:星巴克明細上寫著活動訊息【折】初夏SCHP,折扣73 /一杯147
  3. 卡號:我是用隨行卡消費的,星巴克明細上有二代隨行卡卡號

這邊就能簡單看出遠百跟星巴克能蒐集到的資訊不完全一樣:

遠百:僅能知道時間/地點/消費金額

星巴克:除上述外,還能知道活動訊息/卡號/消費品項/餐飲數目/隨行卡卡號

不禁讓我思考,遠百與星巴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,導致最終呈現出來的差距這麼大。

收了發票數據,然後呢?

問了從事百貨業的朋友,百貨業的商業模式概述如下:

(1)租賃:把店面整體租給商家自行經營,僅收取店鋪租金。在商品銷售流程的管理上相對鬆散許多。
(2)檔期行銷:一般櫃位/品牌會有自己的行銷檔期,而百貨業者為了吸引人潮,在母親節、年中慶、周年慶、春節等大檔期會聯合品牌一同推出優惠活動,行銷費用(含活動折扣)由品牌及百貨共同負擔(比例不同)。

圖片引自《股感知識庫

(3)包底抽成取其高
跟商家談好一個每月需支應的底價(通常為租金),如該月業績抽成大於底價,則以抽成計算。看不同業態及品牌,會有不同的抽成費率,約10~20%不等,這中間百貨及品牌主或代理商之間就有很多可討論及洽談空間。

單純看商業模式也挺正常的,但結合上面發票數據的觀察,不難發現百貨業在做數位轉型上的難點(消費者端)。

收集發票數據前,你還少了哪些步驟?

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零售業近期紛紛建立自己的服務生態系,要能將服務價值最大化的前提就是要了解你的客戶需求,將消費者與企業的接觸數據全部蒐集起來、歸戶,形成「One ID」,才能辨別消費者在服務生態系中的移動軌跡,進而優化或發展更新的服務模式。

所需蒐集的資訊不僅是消費上,更多的是希望透過消費者的「行為」,回推消費者決策當下的「動機」「影響變因」。

而如上述狀況,在實體消費場景下,百貨業僅能獲取時間/地點/消費金額等資訊,對於完整消費者數據這一環上,相對吃虧了些。
更別說百貨業線上渠道的經營,因業態所限制,不如一般零售業來的靈活而多樣化,也更進一步限縮了數據收集的空間。

短中長期影響

短期,不至於影響任何營業空間及利潤。中期,當消費者開始習慣透過第三方平台、線上服務消費後,百貨的角色就會漸漸尷尬了。長期就更為影響百貨的生存空間。


發佈留言